一、當前獼猴桃物候期
海沃特獼猴桃花期、紅陽獼猴桃幼果期。
二、獼猴桃生長關鍵期(5~9月)氣候趨勢預測
總趨勢:預計2021年(5~9月)平均氣溫23.1℃,較常年平均(22.6℃)偏高0.5℃,總降水量860毫米,與常年平均(864.5毫米)基本持平。汛期有區域性暴雨4~6次,強降水主要出現時段為7月上旬后期、7月下旬后期至8月上旬前期以及8月下旬,期間局地暴雨洪澇偏重發生,有1次區域性洪澇,局地山洪地災和城鎮內澇氣象風險高。局地大雨開始于5月上中旬,局地暴雨開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,暴雨結束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,大雨結束于9月中下旬。8月有階段性高溫天氣,9月中下旬有秋綿雨。
5-6月 (初夏): 初夏平均氣溫為22.1 ℃,較常年平均(21.6℃)偏高0.5℃?偨邓220毫米,較常年平均(211.8毫米)略偏多。局地大雨開始于5月上中旬,局地暴雨開始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,有1~2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。
7-8月 (盛夏): 盛夏平均氣溫為25.2℃,較常年平均(24.6℃)偏高0.6℃?偨邓447毫米,較常年平均(485.9毫米)偏少1成左右,強降水時段主要出現在7月上旬后期、7月下旬后期至8月上旬前期以及8月下旬,期間局地暴雨洪澇偏重發生,易誘發局地山洪地災和城鎮內澇。8月有階段性高溫天氣。全市有3~4次區域暴雨天氣過程,并伴有1次區域性洪澇。
9月: 9月平均氣溫為21.1℃,較常年平均(20.7℃)偏高0.4℃?偨邓193毫米,較常年平均(166.8毫米),偏多2成。穩定通過22℃終日接近常年。9月中下旬有秋綿雨。暴雨結束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,大雨結束于9月中下旬。
三、2021年氣候重點關注內容
1.今年汛期局地強降水出現時間早,階段性強降水天氣明顯,降水量級極端性突出,沿山地區局地山洪、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發生風險極高,需加強沿山一帶獼猴桃園區隱患排查、整治與防范。
2.雷電、冰雹、局地大風是汛期多發易發的強對流天氣,需加強防范,減輕對獼猴桃設施的不利影響。
3. 8月有階段性高溫天氣,需特別加強應對高溫天氣對設施棚內獼猴桃生長等的防范措施。
鑒于影響今年汛期氣候的背景因素變化較為復雜,預測不確定因素較多,請平時多關注后期滾動的氣候周報信息。
四、設施獼猴桃栽培管理建議
避雨設施棚內獼猴桃的管理與露地截然不同。請廣大種植戶在管理上不要掉以輕心,更不能盲目照搬露地管理方法。為了今年能更好地實現設施區獼猴桃提質增效,特根據本年度氣候預測制定以下管理建議,供參考。
(一)關于土肥水管理
1.土壤管理:設施棚內盡量不要清耕。沒有惡性雜草的園區建議采取自然生草進行土壤覆蓋,有條件的園區建議盡快進行人工生草(如:箭舌豌豆等)或行間種豆培肥(如黃豆等)。水源條件保障不到位的園區建議對1.5m寬樹盤帶用秸稈、松針或地布進行覆蓋保濕保墑,覆蓋地布的必須配套地面滴灌系統。
2.施肥管理:提倡進行測土配方施肥。棚內植株要重視葉面補肥工作,7月初以前,重點補氮和中微量元素(尤其是鈣肥、鎂肥),7月初以后,重點補磷、鉀肥,但高溫天氣(日均溫≥26℃)時葉面肥濃度需控制在0.2%以內。土壤追肥建議采取環狀溝施或穴施,不提倡撒施。肥料種類及用量與葉面肥基本一致,但在4月份和9月份要適時適量灌溉生根劑,促進根系生長。每次施肥后要及時補充水分。水溶性肥料根施濃度需控制在2%以內。
3.水分管理:必須配套肥水一體化設施。棚內噴灌頭不宜懸掛過高,以離地面高度60cm左右為宜,有條件的園區可同時安裝地面噴灌帶或根據需要多設計澆水樁,以保障高溫季節灌溉需要。棚內土壤田間持水量以70%-80%為宜,高溫天氣需保障2天澆灌1次,極端高溫天氣發生期需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及時進行大水澆灌,防止根系脫水和土壤pH快速上升。暴雨季節需保障大棚外圍溝渠排水泄洪能力。
(二)關于枝蔓管理
1.防止枝蔓上棚:及時對強旺更新枝(長度≥1.2cm時)進行扭梢控制生長,促老熟;4月底對靠近內膛的結果枝進行捏尖、摘心處理,防止生長過旺攀援上棚。
2.新棚多主干上架:潰瘍病危害重且搭建大棚不滿2年的,建議培養多主干(3-5個為宜)上架樹形,快速恢復樹冠。重點做好基部實生枝選留與養護,5月上旬對實生枝適時摘心并于5月底6月初進行夏季嫁接。
3.老棚降干重塑樹形:潰瘍病已得到較好控制的老棚區宜通過疏果、疏枝等措施,選擇2個強壯主干培養成永久骨架,其余逐步從基部疏除,逐步將樹冠培養恢復成雙干雙蔓樹形結構。
(三)關于病蟲害管理
1.關注病蟲發生規律變化:蓋棚后潰瘍病、褐斑病發生率明顯下降,周年用藥次數可比棚外減少3~4次。但因小氣候有所變化,需重點做好飛蚜、葉蟬、紅黃蜘蛛、蚧殼蟲、根結線蟲以及灰霉病等防控。其中蚧殼蟲孵化時間比棚外提早1周左右。
2.調整好施藥方法及濃度:棚內溫度較露地高,7-8月高溫季節施藥濃度需比露地適當降低10%~20%(尤其是藥肥復配時),且噴藥時重點噴施葉片背面。
(四)關于果實套袋與采收
1.根據需要選擇是否套袋:架面覆蓋度差的園區,建議套袋,防止果實日灼;架面覆蓋度好的園區,提倡不套袋,但不套袋的園區4-7月份用藥時需盡量避免使用乳油類或紅肉品種敏感度較高的藥劑,防止果面污染或藥害。
2.適時科學確定采收期:搭棚第一年棚內植株物候期雖然比棚外通常早1-2天,但采收期并不一定會提前,紅陽品種建議從8月20日起監測果實干物質和可固含量,建議在干物質達到17%以上、可固7%以上進行采收為宜,不要盲目提早或延遲采收。過遲采收的園區需要充分保障好土壤水分。